艺术系
  • 首页

  • 系部概况

    • 系部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设置
    • 师资队伍
  • 新闻公告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 教学科研

    • 教学工作
    • 科研信息
  • 实践服务

    • 艺术实践(艺术团)
    • 社会服务
  • 党建工作

  • 团学工作

  • 就业创业

    • 就业工作
    • 创业信息
  • 艺苑风采

    • 学生风采
    • 校友之家
  • 专题专栏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 反馈平台

  • 首页
  • 系部概况
  • 新闻公告
  • 教学科研
  • 实践服务
  • 党建工作
  • 团学工作
  • 就业创业
  • 艺苑风采
  • 专题专栏
  • 反馈平台
首页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艺术系“云”答辩工作圆满完成

发布日期:2020-05-09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为了更好地掌握与把控毕业环节的整体进展,提升网络线上教学质量,根据目前毕业班论文整体进展情况,结合专业自身特点,我系举行首次线上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安排原则上不变,确保符合条件的2020届毕业生在6月份按期毕业。在学生返校前,教师通过学校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按照学校和各学院的进度要求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本次云答辩分为一辩和二辩。

4月14日,艺术系教学秘书王峥就一辩工作对五组答辩秘书进行云答辩工作安排分工及现场操作培训。一辩分5组,孙爱景主任、赵环书记、王鹏、柳靖宇、刘亚荣老师分别任五组的答辩主席,答辩委员会成员为何堃、罗雪、鄢丽、黄燕、徐卓亚、岳巍、李中山、张扬子、冯蔚然、邓莹等老师,黄波、陈利峰、王峥、徐若男、田歌吴伟老师任五组答辩秘书。

 

4月20日—23日,艺术系举行了历时三天的第一次答辩。孙爱景主任代表艺术系就本次答辩进行动员,指出毕业班的同学们需要抓紧时间,攻克障碍,重视论文前沿的思考,不断提升创新创造。

随后按照分组进行答辩。每位同学采用演示文稿的方式,以8分钟时间阐述毕业论文创作报告。参与答辩的导师们在认真听取汇报后,就论文所存在问题给予建设性意见。

答辩组导师结合答辩同学的毕业论文实践,针对毕业论文中所阐述的理论、思路和方法,以及概念、形式和方法之间的关系,论文中所应陈述的核心问题及创新点等给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指导性建议。

经过这次一辩,发现部分学生存在问题意识不够、研究性比较差、方法使用不规范等问题。表示,选题、结构和细节是把握整个论文最重要的三个方面,选题一般在开题时已经解决,答辩主要聚焦后两点,即整篇论文逻辑结构一定要顺畅,围绕一个点展开,章与章之间的关系、节与节之间的关系都要清晰明了。各答辩主席督促学生结合指导老师意见继续修改论文,进入二辩的同学要更加重视和紧张起来,做好二辩的准备。

5月8日,我系安排学生二次答辩,答辩主席分别为赵环书记、孙爱景主任,答辩委员包括:陈利峰、李中山、王峥、罗雪,答辩秘书为徐若男、王峥。有了一辩的经验,学生二辩准备更为充分,同学们根据一辩过程中评委提出的修改意见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与导师进行沟通商量,对论文做出深入细致的修改。二辩一组答辩主席赵环书记说,高质量的论文不仅要有好的选题、合适的研究方法和严格的研究过程,还表现为研究发现的创新性,要在论文的创新性上对自己的结论进行验证,在文献综述方面要做得更扎实。

线上答辩过程中师生间虽无法直接面对面进行交流,但答辩导师的要求并未放松,点评尤其犀利。希望毕业班的同学都能认真对待毕业论文,为自己的大学生涯划上完美句点。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学生大学学习的最后也是最华美的篇章。一次充分表现的毕业答辩,不仅是对学生大学四年学习精华的总结,也将开启他们未来职业生涯的大幕。艺术系通过本次预答辩的举行,验证了“云”答辩的可行性,也客观地反映出线上答辩所面临的挑战。在这个特殊的年份,与往年学生相比,本届毕业生有着别样的人生体验。

 

上一条:艺术系教师教学竞赛教案评比活动圆满结束
下一条:艺术系开展课件制作培训活动

【关闭】

Copyright © 20011-2023 , 河南体育学院艺术系 , 建议使用IE6.0以上,1024*768分辨率浏览

地址:郑州市惠济区银河路2号 , 电话: 0371-63632531 , 服务信箱:zdtyart@163.com